我國廣州2017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物流樞紐
來源:上海大眾搬場物流有限公司 時間:2017-10-22 查看次數:
到2017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000萬標準箱。
受“一帶一路”戰略不斷推進、多邊貿易協定(如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簽署落實、新的貿易走廊逐漸形成等因素影響,廣州未來還需通過不斷加大物流運輸基礎設施投資,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保持領先地位。
未來,廣州物流運輸發展前景更值得期待,因為有這些“撐腰”!
1.政策規劃
2016年12月3日通過的廣州“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著力建設國際物流運輸中心。 報告是這樣說的——
作為區域制造業中心,近年來廣州政府在物流運輸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及擁有與重要國際運輸網絡緊密相連、高標準物流運輸倉儲空間充足、全球領先的物流運輸運營商已落地等優勢,或讓廣州在未來15年內一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2016~2020年,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于扶持廣州市現代物流運輸發展項目。
2.資金扶持
從2012年起,在市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中設立現代物流運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物流運輸中心、城市物流運輸配送、冷鏈物流運輸、跨境電子商務、甩掛運輸、物流運輸技術運用、物流運輸信息化和物流運輸標準化體系等建設項目,取得明顯效果。
2016年11月23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決定繼續設立廣州市現代物流運輸發展專項資金。包括下面一攬子舉措——
強化國家物流運輸標準化示范城市、國家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地位,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跨境物流運輸體系建設,建設亞太航空貨運物流運輸中心,打造國際物流運輸樞紐城市。加強物流運輸標準化建設,提升物流運輸服務、物流運輸設施設備的標準化運作水平。
鼓勵生產企業和商貿企業剝離或外包物流運輸功能,大力發展國際物流運輸、空港物流運輸、保稅物流運輸、城鄉物流運輸、智慧物流運輸、綠色物流運輸、冷鏈物流運輸,培育和壯大一批骨干物流運輸企業。如果廣州接駁蓉歐快鐵,將貫通廣州陸上絲綢之路。
規劃建設綜合服務功能強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運輸服務中心,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運輸服務體系,做大做強廣州物流運輸交易所,提高供應鏈管理和物流運輸服務水平,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運輸成本。
還將建設智慧型國際航運物流運輸樞紐,依托南沙自貿試驗區、南沙保稅港區等園區,大力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和國際轉口貿易,加快建設保稅物流運輸和保稅離岸貨物等基地,形成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保稅物流運輸網絡體系。
鐵路
據廣東省規劃,擬投資100億將廣州北站打造成亞太地區超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屆時其規模將遠超廣州南站。全球最大的商業地產服務和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2016亞太區物流運輸樞紐研究報告》,報告根據基礎設施水平、整體市場規模以及商業環境三大要素對亞太地區67個物流運輸樞紐進行評級后,將香港、廣州、上海、深圳、天津、東京、大阪-神戶及新加坡8個亞太區物流運輸中心列入全球性物流運輸樞紐。圍繞這一目標,廣州港將推進一系列項目,包括南沙港三期、四期工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工程等。
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轉型升級,優化布局物流運輸園區和專業物流運輸基地,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和交通樞紐節點布局,統籌建設物流運輸倉配基地,建設一批現代化物流運輸配送中心,形成網絡型物流運輸基礎設施體系。
2016年~2017年,廣州空港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在基礎設施、航空維修、航空物流運輸、商務總部等領域計劃推動重點項目53個,項目總投資超過708億元。開通廣蓉歐班列,13天可從廣州抵達歐洲(廣州至成都3天,成都至歐洲10天),運輸費用與海運綜合成本基本接近,但比海運節約時間至少30天。
3.交通配套
航運
廣州將圍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60個項目投入逾1000億元。貨運是廣州北站的重要功能。
廣州正積極爭取將蓉歐快鐵接入廣州北站,盡快開通廣蓉歐快鐵,引入蓉歐班列公司,成立廣蓉歐快鐵公司,構建廣州連接歐洲的鐵路通道,促進廣州乃至華南的外貿出口,使廣州成為連接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節點。
世邦魏理仕預計,當前占據優勢的全球性物流運輸樞紐將在2030年以前保持強勁勢頭,位于主要貿易走廊沿線、與重要國際運輸網絡緊密相連、擁有充足的高標準物流運輸倉儲空間以及全球領先的物流運輸運營商等特點將確保其全球領先地位。到2017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600萬人次,年均增長6.5%;貨郵吞吐量達到190萬噸,年均增長9.5%。
空運
2016年,廣州制定了加快廣州空港經濟區開發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未來要將廣州空港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重要的航空經濟示范區、“一帶一路”對外開放門戶、國際空港產城融合引領區。